专题资讯

股东资格确认相关问题
发布时间:2021-03-03阅读次数:
摘要:股东资格确认纠纷系公司纠纷中高发的一类案由。引起该类纠纷的基础民事法律关系常见于:工商登记与实际出资不符、投入资金行为性质不明、股权转让瑕疵、隐名股东(实际出资人)存在、公司融资以股权提供担保、债权债务关系、代持股行为、股东除名、虚假增资行为等。
股东资格确认纠纷系公司纠纷中高发的一类案由。引起该类纠纷的基础民事法律关系常见于:工商登记与实际出资不符、投入资金行为性质不明、股权转让瑕疵、隐名股东(实际出资人)存在、公司融资以股权提供担保、债权债务关系、代持股行为、股东除名、虚假增资行为等。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二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确认其股东资格的,应当以公司为被告,与案件争议股权有利害关系的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股东资格是相对于公司而言的,股东资格被确认后,其可以在公司中行使相应的权利,公司不得拒绝,所以为确定股东资格及股东身份,在该股东资格确认之诉中应当列公司为被告,给公司提供发表意见的机会。

与原告提起的股东资格确认诉讼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人,应当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如果第三人认为案件争议股权应是由其享有,其可以以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的身份参加诉讼;如果其对案件争议股权没有独立的请求权,但案件的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其可以以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的身份参加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十一条规定:出资人以其他公司股权出资,符合下列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出资人已履行出资义务:(一)出资的股权由出资人合法持有并依法可以转让;(二)出资的股权无权利瑕疵或者权利负担;(三)出资人已履行关于股权转让的法定手续;(四)出资的股权已依法进行了价值评估。根据《公司法》第27条第1款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该条虽然没有明确规定股东可以用其持有的其他公司股权出资,但是也原则性地规定了非货币财产出资的条件,即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据此,股权作为一种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如果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应当可以用来作价出资。

作为一种比较典型的非货币财产出资形态,股权出资在当前公司设立及增资过程中比较常见,可能产生的风险也较为明显。鉴于此,本条司法解释从正反两个方面对股东以其他公司股权出资进行规范,一方面从正面规定股权出资须同时满足四项条件;另一方面又从反面赋予利益相关者诉权,通过诉讼程序促使股权出资符合法定条件,从而最大限度地维护公司资本的充实和稳定。

根据本条司法解释规定,股东以其持有的其他公司股权出资,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第一,出资的股权由出资人合法持有并依法可以转让。由出资人合法持有是指出资人获得该股权的方式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存在非法事由。依法可以转让是指用于出资的股权的转让不受法律的限制,这也是公司出资的基本要求。按照《公司法》的规定,限制转让的股权主要是指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有的在禁售期内的股份。除了法律、行政法规明确规定限制转让的股权之外,其他类型的股权均可依法转让。限制转让的股权在符合法定条件后,如股份有限公司的禁售股在禁售期满之后,也可以依法转让。同时,这里的依法也应包括符合具有法律效力的有关法律文件的规定,如公司章程或当事人之间的约定。如果公司章程中对股权转让作出了特别的限制,那么该股权在受限期间也不能用于出资。

第二,出资的股权无权利瑕疵或权利负担。所谓无权利瑕疵,是指不存在任何第三人就该用于出资的股权向公司主张任何权利的事由。实践中,股权瑕疵多产生于出资义务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的情形,如出资不足、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等。有的股权,如果当事人对其权属发生争议也属于存在权利瑕疵的股权。无权利负担,是指股权之上不存在质押或者被冻结等权利行使受限的情形。由于权利瑕疵或权利负担的存在,会使得股权出资存在不确定性,进而威胁到公司资本的确定和稳定,因此,合法有效的股权出资应不存在权利瑕疵或权利负担。

第三,出资人已履行关于股权转让的法定手续。股东以其持有的其他公司股权出资,应依法办理股权权属转移手续。由于出资行为实质上是出资人以出资财产的所有权为对价获得股权,因此,出资财产必须实际交付公司使用,需要办理财产权转移手续的,应当依法将其财产权办理至公司名下。股权的转移包括股权权属变更和股权权能转移,前者是指将作为出资股权的权利证明形式进行相应的变更,如股东变更登记、股票背书等,以实现股权在法律上的权属变更;后者是指将股东所享有的各种权利,包括共益权与自益权等实际转由公司行使,这是股权事实上的转移。需要注意的是,作为出资的股权形式不同,其股权转让所需办理的法定手续也有所不同。以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出资会涉及到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的变更,而以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出资则可能涉及到背书或证券登记过户,在实践中,需要根据情形区别对待。

第四,出资的股权已依法进行了价值评估。根据《公司法》第27条第2款规定,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股权是一种典型的非货币财产,股东以其持有的其他公司股权出资,应当依法对该股权进行价值评估,以保证股权出资的真实性,防止注册资本不实。所谓的“依法进行”价值评估,包括两个层面的要求:一是要求出资股权必须经合法设立的专业评估机构进行价值评估;二是评估应依法进行,包括评估程序合法,评估方式合法、评估结果真实可靠,不存在高估或低估作价的情况。

股东以其持有的其他公司股权出资,必须同时符合以上四个条件,人民法院方可认定股权出资的效力,否则,作为利益相关方的公司、其他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请求认定出资人未履行出资义务,并以此采取相应的法律救济措施。